武汉光谷实验室研发出高性能量子点光刻胶
据消息,近日,湖北光谷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和光电子器件与三维集成团队的张建兵等人与广纳珈源(广州)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出高性能量子点光刻胶(QD-PR),其蓝光转换效率达到44.6%(绿色)和45.0%(红色),光刻精度达到1um,各项性能指标为行业领先水平。
复旦团队突破纳秒级超快闪存集成工艺和极限微缩
据复旦大学官网消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高速非易失存储技术,当前主流非易失闪存的编程速度普遍在百微秒级,无法支撑应用需求。
英飞凌全球最大200mm碳化硅晶圆厂正式启用
自英飞凌官网获悉,当地时间8月8日,英飞凌宣布其位于马来西亚的新晶圆厂一期项目(即居林工厂第三厂区)正式启动运营,建设完成后该工厂将成为全球最大且最具竞争力的200毫米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晶圆厂。
伟测集成电路芯片晶圆级及成品测试基地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据消息,近日,南京伟测集成电路芯片晶圆级及成品测试基地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备案。
上海RISC-V数字基础设施生态创新中心揭牌
据消息,8月10日,上海RISC-V数字基础设施生态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上海RDI生态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并与上海临港投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日本Rapidus拟建全自动2nm芯片工厂,大幅提升交付速度
据外媒报道,日本Rapidus正致力于在日本北部打造一座前所未有的芯片工厂。Rapidus总裁小池淳义表示,该工厂计划引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以构建一条全自动化的2nm芯片生产线,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先进人工智能应用需求,缩短交货时间。
美国芯片法案补贴密集砸向先进封装
美国芯片法案的拨款正在持续推进,而最近的焦点是拟对安靠(Amkor)直接资助多至4亿美元,以支持全美最大封装设施建设。该工厂预计将采用2.5D和3D封装技术,聚焦自动驾驶汽车、5G/6G智能手机和大型数据中心客户,并有望与台积电、苹果等形成共振。